北京仁和康大药房有限公司怎么样?
北京仁和康大药房有限公司是2009-10-12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南木樨园11号楼西侧1-2幢1层01号。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北京仁和康大药房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10106089660370Q,企业法人苏强,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北京仁和康大药房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零售药品;销售食品;零售烟草;销售医疗器械、之一类医疗器械、第二类医疗器械、服装鞋帽、日用品、化妆品、电子产品、文化体育用品(音像制品除外)、日用品、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针纺织品、花卉、家用电器、钟表、眼镜、箱包、工艺美术品、儿童玩具(仿真枪械除外)、乐器、照相器材、卫生用品、五金交电、建筑材料、家具、办公用品、塑料制品、汽车配件、装饰材料、清洁服务、电器设备、防水材料、保温材料、不锈钢制品、化工产品(不含危险化学品);企业管理咨询;经济贸易咨询;市场营销策划;企业形象策划;会议服务;承办展览展示;电脑图文设计、 *** ;健康咨询(须经审批的诊疗活动除外);健康管理(须经审批的诊疗活动除外);维修、租赁机械设备;打字、复印;园林绿化服务。(市场主体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零售烟草、零售药品、销售食品以及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北京仁和康大药房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北京华夏管理学院都有哪些资深老师啊?
给您介绍几位北京华夏管理学院的老师吧! 〖于光远〗著名经济学家 名誉院长 于光远先生,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原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原国家科委主任、原 *** 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于老一直对华夏寄予厚望,专门题写“矢志培育华夏管理精英,推动世界华人经济繁荣”的校训。 〖李燕杰〗 演讲家、教育家、荣誉院长 李燕杰先生,中国四大演讲家之一,世界华人艺术教育家委员会总干事长、《教育艺术》杂志社社长、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代表国家教育艺术界出访一百多个国家,演讲四千余场,直接受益人群达300余万人。 易珈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华夏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历任国家重点科研基地副主任、院长(法人),兼任省政协常委、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省社会心理学学会会长、省伦理学会秘书长等职。 马力:实力型院长,以原始股东身份参与中软国际、文思创新成功上市。他是中关村实训教育专家委员会主席,新加坡亚洲管理学院创业管理学博士生导师,他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创新校长称号。他创造的“四棒传递法”和“五能训练模式”六年来将3000多名未考上本科的落榜生输送到中关村白领岗位。 叶建灵:中国职业经理人认证中心秘书长、中国大学生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华夏大地教育网客座教授、北京华夏管理学院常务院长。 曹剑君:副院长,硕士。企业管理专家,中国电信,中国移动资深职业经理人。 董朝晖:国家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企划部总经理。15年中国互联网行业经验,服务于建设国家内贸部“广西食糖交易网”等项目。 梁国财:资深理财顾问,巴黎之一大学金融MBA,曾就职银河证券等知名券商,具有丰富的证券投资经验。 苏强:金融学硕士,曾先后任职新华保险四级机构负责人、某大型金融集团培训部总经理。对营销管理、金融投资倾心研究、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周利民: *** 工程师,具有丰富的实长经验,曾在多所院校任教,被学生誉为授课最实用的老师之一。目前在华夏任管理职务兼任教,所带团队具有超强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邢跃文:清华大学MBA,担任中关村高科技企业高级管理职务十余年,擅长公司治理、团队建设、企业文化等领域。 马丽:心理学专业学士学位,对高中生的素质教育工作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教学方式注重“实战、实效、实操”。教学风格幽默风趣,深入浅出,多才多艺,多次策划并主持我院的大型素质教育活动。
记得采纳啊
急!!!!!!!!!谁有关6位美术家的资料
黄宾虹:(1865-1955)
现代杰出画家。名质,字朴存、朴岑、亦作朴丞、劈琴、号宾虹、别署予向、虹叟、黄山山中人等。祖籍安徽歙县,出生於浙江金华。幼喜绘画,课余之暇,兼习篆刻。六岁时,临摹家藏的沈庭瑞(樗崖)山水册,曾从郑 ,陈崇光等学花鸟。后居上海三十年,前二十年,主要在报社、书局任职,从事新闻与美术编辑工作;后转做教育工作,先后任上海各艺术学校的教授。又曾在北京、杭州等地美术学院任教。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华东分会副主席。他的技法,行力於李流芳,程邃,以及 残,弘仁等,但也兼法宋、元各家。所作重视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用笔如作篆籀,洗耳恭听练凝重,遒劲有力,在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七十岁后,后画作品,兴会淋漓、浑厚华滋;喜以积墨、泼墨、破墨、宿墨互用,使山川层层深厚,气势磅礴。所谓“黑、密、厚、重”的画风,正是他显著的特色。他的书法“钟鼎”的功力较深。其著作有:《黄山画家源流考》、《虹庐画谈》、《古画微》、《画学编》、《金石书画编》、《画法要旨》等,与邓实合辑《美术丛书》并有辑本《黄宾虹画语录》。
;_dir=%2F15249155
;_dir=%2F12535308
徐悲鸿,1895--1953
江苏宜兴屺亭桥人,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之一任中央美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徐悲鸿的一生,以他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杰出的艺术成就和对中国美术事业的卓越贡献,深为世人敬仰。
宜兴徐悲鸿纪念馆,座落在宜兴亦园内,1988年10月26日开馆,著名书画家吴作人题写馆名。馆内常年陈列徐悲鸿生平介绍及其书画作品,并陈列有徐悲鸿的学生及当代著名书画家吴作人、李可染、黄胄、沙孟海、费新我等书画作品。开馆以来,已接待观众十余万人次,党和国家领导人 *** 、乔石、宋平,书画界名人钱绍武、廖静文、尹瘦石等,以及许多海外朋友,都曾光临本馆。现被命名为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宜兴市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
宜兴是徐悲鸿的故乡,宜兴人民为家乡哺育出这样卓越的艺术大师而感到光荣、自豪。徐悲鸿的光辉业绩永载史册,并将永远激励家乡人民奋发向上,开拓前进。
;_dir=%2F16557131
;_dir=%2F11920066
齐白石(1864--1957)
我国二十世纪著名画家和书法篆刻家。湖南湘潭人, 原名纯芝,字渭清,兰亭,后改名璜,字萍生,小名阿芝,号白
石、白石翁、老白、又号寄萍、老萍、借山翁、杏子坞老民、齐大、木居士、三百石印富翁等,别号借山馆主者、白石山人、寄萍老人等。
齐白石家境贫困,世代务农,仅在12岁前随外祖父读过一段私塾。他砍柴、放牛、种田,什么活都干,12岁学木匠,15岁学雕花木工,挣钱
养家。那时雕花,差不多千篇一律,他突破陈规,"造出许多新的花样"。人称 "芝木匠",1882年他给一家雕花,在主顾家"无意间见到一部乾
隆年间刻的《芥子园画谱》,五彩套印",非常高兴,一幅一幅地勾影,足足画了半年。 1888年,齐白石27岁时开始绘画生涯,先后从萧乡陔
、文少可、胡沁园、谭溥等人学画,从陈作埚读书,从王湘绮攻读诗文,任龙山诗社社长。1902年起,出游陕西、北京、江西、广东、广西。
七年间"五出五归",得见名山大川,画风由工转写,书法由何绍基体转学魏碑,篆刻由丁、黄一路改学赵之谦体。1917年二进北京,结识陈
师曾、姚茫父等,次年返湖南。1919年定居北京,从陈师曾劝,始行变法。1926年应林风眠聘于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任教。1936年游四川。
1937年自加两岁。60岁后定居北京,以篆刻卖画为生。这时期他与梅兰芳相识,之一次碰面时,齐白石为梅兰芳画草虫,梅兰芳则为齐白
石唱一段贵妃醉酒。抗日战争期间,北平沦陷,表示"画不卖与官家"。1946年重操卖画治印生涯,同年赴南京、上海举办个展,并应徐悲鸿聘
,任北平艺专名誉教授。1949年当选中国文联委员、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委员。1952年聘为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曾当选之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
称号。1955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授予"通讯院士"荣誉状。1956年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1957年,担任北京中国
画院名誉院长,同年9月16日谢世。卒年95岁。
齐白石是在各方面造诣都很高的现代绘画大师,他跨越了两个世纪,活到将近百岁。继清末民初海派画家之后,他把传统中国画推到了一个
新的高峰。他的人品、绘画、诗句、书法、篆刻,无不出类拔翠。他的风格对现代乃至当代中国画创作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 1963年被世界
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同年于中国美术馆举办《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诞生100周年纪念展览会》。1983年底至1984年1月于
中国美术馆举办《纪念齐白石诞辰120周年作品展览》。有《白石诗草》、《白石印草》、《齐白石作品选集》、《齐白石作品集》、《齐白石
山水画选》等问世。
;_dir=%2F15698242
;_dir=%2F15403079
刘海粟(1896—1994)
是杰出的美术家、教育家、美术史家、画家。江苏省武进县青云坊村人。刘海粟6岁读私塾、酷爱书画。14岁到上海,入画家周湘主持的背景画传习所学西洋画。1912年11月在上海乍浦路创办现代中国之一所美术学校--上海国画美术院(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前身),任校长,招收了徐悲鸿、王济远等高材生,并冲破封建势力,首创男女同校,增加用人体模特和旅行写生。1918年到北京大学讲学,并之一次举行个人画展,收到蔡元培、郭沫若的称赞。
1919年他到日本考察绘画及美术教育,并出席日本帝国美术院之一次美展开幕式,回国后创办天马会。1920年10月代表中国新艺术界,赴日本参加帝国美术院开幕大典,和日本画家藤岛武二、满国古四郎、桥本关云等交游论艺,其油画作品备受日本画坛重视和推崇,被称为"东方艺坛的狮"。
回国后,充实了美术院的课程和设备,成为当时国内美术更高学府,并著有《米勒传》、《塞尚传》,介绍西洋艺术,颇有影响。
1927年受军阀孙传芳迫害通辑,逃亡日本。朝日新闻社曾为他在东京举行画展。1938年春回上海,应上海中华书局之邀,写成八十万言的巨著《海粟丛书》六卷,分《西画苑》、《国画苑》、《海粟国画、海粟油画》三部分,画论精辟,广为流传。
;_dir=%2F3783633
张大千(1899~1983)
中国现代中国画家。名权,后改作爰,号大千,小名季爰。1899年5月10 日生于四川省内江县。先世广东省番禺县人,康熙二十二年(1683)迁蜀,卜居内江。父张怀忠,早年从事教育,后从政,再改盐业。母曾氏友贞,善绘事,姊名琼枝,亦善画。兄弟10人,二兄张泽,别号虎痴,以画虎名于世。
张大千排行第八,7岁启蒙课读,9岁习画,12岁能画山水、花鸟和人物,见者呼为神童。13岁就读于新式学堂,至19岁与仲兄张泽留学日本京都,学习绘画与染织。1919年,返上海,拜曾熙为师,因未婚妻谢舜华去世,痛而在松江禅定寺出家,法号大千。3月后还俗,奉命归川,与曾庆蓉结婚。婚后重返上海,从师于李瑞清,曾、李二师以清末遗老提倡书法、绘画,对他影响颇深。曾熙始为他取名曰“猨”(亦写作蝯),省作爰。张大千在上海结识吴昌硕、黄宾虹、王震、冯超然、吴观岱、吴待秋、吴湖帆、郑午昌等。1924年,在上海首次举行个人画展。1929年筹办全国美展,任干事会员。1931年,与兄张泽一同作为唐宋元明中国画展代表赴日本。次年,全家移居苏州,住网师园。其时,张大千潜心于历代名家杰作,尤沉酣于石涛,凡能得见,靡不心摹手追。1933年,应南京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艺术系主任徐悲鸿之邀,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转年即辞职,专事创作。1936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张大千画集》,徐悲鸿作序,推誉“五百年来一大千”。1938年,经上海、香港返蜀,居青城山上清宫,临摹宋元名迹。1940年,赴敦煌莫高窟临摹历代壁画,前后共计2年零7个月,共临摹276幅,并为莫高窟重新编号。1943年,出版《大风堂临摹敦煌壁画》。敦煌之行,轰动了文化界,促进了艺术家、史学家对发掘敦煌宝藏的兴趣。抗战胜利后,张大千的作品先后在巴黎、伦敦、日内瓦和国内各地展出,声名大震。1949年,暂居香港,游台湾,次年应印度美术会之邀赴新德里举行画展,并留居印度大吉岭年余,其间曾去阿旃陀石窟临摹壁画,以之与敦煌莫高窟壁画作比较研究。在印期间所绘作品多精细工笔,且有《大吉岭诗稿》1卷。1951年返港,翌年迁居阿根廷;1953年,再移居巴西,在圣保罗购地150亩,建中国式庄园——八德园,留居17年。1955年,所藏画以《大风堂名迹》4册在日本东京出版。1956年,首次欧洲之行,赴法国与毕加索会见。1957年,以写意画《秋海棠》被纽约国际艺术学会选为世界大画家,并荣获金奖。此后,又相继在法国、比利时、希腊、西班牙、瑞士、新加坡、泰国、德国、英国、巴西、美国及香港等办画展。1969年,迁居美国旧金山,修园名曰环筚庵。居美10年,是张大千创作的鼎盛期。1972年,在旧金山举办四十年回顾展。1973年,捐赠作品108幅给台北历史博物馆。1974年,获美国加州太平洋大学名誉人文博士学位。1978年,移居台北,于台北外双溪筑摩耶精舍。晚年思乡而不得归,于1983年4月2日因心脏病逝世。
;_dir=%2F16267135
;_dir=%2F14142272
潘天寿(1897--1971年)
早年署阿寿、懒道人、心阿兰若住持,晚年多署东越颐者、颐翁、雷婆头峰寿者等别号。浙江宁海人,自幼读私塾,始临《芥子图画谱》。19岁考入浙江之一师范,受教于李叔同、经亨颐、夏丐尊等。1923年到上海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新华艺术专科学校任教中国画和中国绘画史,认识吴昌硕,1928年定居杭州,任国立西湖艺术专科学校教授。次年,同林风眠等赴日本考察美术教育。1944年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建国后,历任浙江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美协浙江分会主席等职。其著述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听天阁诗存》、《潘天寿谈艺录》等。
潘天寿擅长写意花鸟、山水,偶作人物,兼工书法、诗词、篆刻,晚年常作指墨画。尤善画鹰、八哥、松、梅、竹、荷、蔬果、山石、野花等题材。作品清新苍秀,笔墨色彩纵横交错,气势磅礴,妙趣横生,具有鲜明的独特风格。
潘天寿成就高作品存世量少,颇受海内外藏家追捧。他的巨幅精品《春塘水暖》在1997年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从260万元起拍,经各路买家激烈竞价,最后660万元人民币一槌定音,创下潘天寿作品更高价。现在潘天寿作品每平方尺在3万元,精品代表作往往数十万。
;_dir=%2F16556886
;_dir=%2F15345128
陆严少,笔名:宛若,生卒年:1909---1993
上海嘉定人。19岁时从冯超然学画,专习山水。48岁时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1980年起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为教授。长于国画山水,取法自然,尤精用笔。出版有《陆严少画集》等数十部画集。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浙江中国画院院长。
;_dir=%2F3783723
北京地坛医院的专家介绍
陈志海,男,汉族,医学硕士学位,副主任医师,感染一科主任。1990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预防医学系,2005年获得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苏强高级职称北京;自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擅长对各型肝病苏强高级职称北京的诊断及治疗。擅长对各种常见传染病的诊断、治疗及与传染病相关疑难病症的鉴别诊断。尤其在发热待查、皮疹待查、黄疸待查、腹泻待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方面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2001年,北京市卫生局,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苏强高级职称北京:北京市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2002年,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2003年,北京市:首都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个人。2006年,获得北京市卫生局十百千人才培养计划资助。
2003年10月至2005年,受卫生部聘请,作为临床方面的专家,从事新疆、青海、云南、宁夏等四省区的基层医务人员的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及其他传染病的培训工作达二十余次。2005年6月、7月,受卫生部派遣,分别到甘肃、四川处理病毒性脑膜炎疫情、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马秀云,女,50岁。职称:主任医师。
1978年毕业后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近30年。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担任门急诊部主任十余年。对于常见传染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抢救、治疗及管理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如各型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乙型脑炎、伤寒、斑疹伤寒、麻疹、猩红热、狂犬病等等。参加了多种治疗肝病新药的临床研究,特别是1996年起参加多项国际多中心肝病新药临床研究,其要求严格、管理规范,科学性极强,从中积累了许多新药研究的经验,掌握了国内外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最新进展,对抗乙肝病毒新药的药代动力学、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等均有较深的研究,能更准确的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参加的国际多中心研究有: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Ⅲ期和Ⅳ期临床研究,长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Ⅲ期临床研究,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初治病人和拉米夫定治疗失败的乙型肝炎病人的Ⅱ期临床研究,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Ⅲ期临床研究,汰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Ⅲ期临床研究等。
担任北京大学医学部传染病临床授课及北京市CDC组织的全市医疗单位的夏季肠道门诊、出血热等传染病培训课程。发表学术论文10来篇,参与传染病专业书籍及科普书籍的编写工作。
现担任门、急诊部主任,门诊党支部书记。
刘景院,男,副主任医师,硕士学位。1993年北京大学医学部本科毕业,2005年获得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硕士学位。从事传染病的临床诊治工作14年,现任肝炎三科及重症监护室副主任。
专业方向:(1)病毒性肝炎的诊治苏强高级职称北京;
(2)重型肝炎及各种肝衰竭的诊断、内科治疗、人工肝支持治疗苏强高级职称北京;
(3)肝硬化腹水的系统化治疗:合理利尿及腹水浓缩回输治疗;
(4)肝病合并心血管疾病;
(5)肝病合并尿毒症的药物及血液净化治疗;
(6)传染病危重症的抢救;
(7)肝脏移植围手术期监护治疗。
技术能力:熟练掌握呼吸监护及机械通气、高级心肺复苏、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护及循环支持、危重病的营养支持、强化血糖控制、感染性休克的早期目标化治疗、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腹水浓缩回输技术、经皮快速气管切开术和常规气管切开术等。
工作业绩:曾抢救各类肝衰竭病人200余例,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及人工肝支持治疗600余例次。作为主要负责人进行肝移植术后监护30余例,ICU好转率100%。成功抢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心源性肝病,SARS、AIDS合并呼吸衰竭等危重病数十例。每年进行院内外危重病人会诊100余次。连续两年来负责传染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心电图培训,参加北京大学医学部实习生的教学工作,指导进修医生20余名。发表论文15篇,参加了《肝炎问答》(李兴旺主编)、《肝病防治》(范晓玲主编)的部分章节的编写。2003年被北京市委、市 *** 授予“北京市抗击非典先进个人”。
李秀兰,女,硕士学位,传染病专业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部副教授。1988年北京大学医学部六年制本科毕业;1993年晋升为主治医师;1997年被评为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北京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1998年被评为北京市爱国立功标兵、被团中央授予青年岗位能手;1999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2000年公开竟聘担任北京地坛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临床科主任;2001年担任北京地坛医院医务部副主任;2002年—2004年在职攻读北京大学和澳大利亚LaTrobe大学联合培养的卫生事业管理硕士研究生,并取得LaTrobe大学授予的卫生事业管理硕士学位,得到了国务院学位办公室认可,通过了出国人员留学服务部的认证;2005年担任北京地坛医院医务部主任。从事传染病临床、教学、科研、管理工19年,通晓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各型肝炎、肝硬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艾滋病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了解国内外本学科新技术新进展。迄今为止在中华级的杂志上共发表论文16篇,国家级的杂志上发表论文9篇,参与协调科技部、北京市科委及卫生局科技处多项课题实施。
刘敏,女,副主任医师。1986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1998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现任妇产科副主任。毕业后一直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妇产科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妇产科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治。对病理产科、产科危重症的抢救经验丰富。熟练完成各种妇产科手术如开腹子宫切除、阴式子宫切除、复杂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卵巢癌手术、各种剖宫产手术、产钳术等,对较复杂的妇产科手术,经验丰富,有较高的手术技巧。熟练掌握宫腔镜及腹腔镜这一微创技术。对传染病合并妇产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对肝病合并妊娠、乙肝的母婴传播,有较深入的研究,参加了国际范围的拉米夫定乙肝母婴阻断的研究。撰写论文数篇。为北京市东城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
孙静媛,女,北京地坛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行政科主任
1983年毕业于首都医学院医疗系,学制五年,获临床医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一直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1991年晋升为主治医师,1998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2003年晋升为主任医师,现任中西医结合科行政科主任。本科室为国家中医局中西医结合传染病重点学科,北京市中医局示范中医工作病房创建单位。
在20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一直从事传染病的诊断、治疗、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熟练掌握各种传染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重症病人的治疗抢救。参加院内外疑难病例的会诊工作。晋升副主任医师后,主要负责肝病区的各项医疗工作,熟悉各型病毒性肝炎和各类肝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为肝病合并各种并发症的各类患者及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提供优质的治疗措施及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 *** ,改善患者的各种症状。曾参加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临床治疗和抢救工作,并且被卫生局聘为北京市防治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培训专家组成员,负责各区县基层医院的培训工作。院外兼任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分会委员,参与学会的各项学术活动。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