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是985还是211
北京工业大学是211院校。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北京工业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北工大”,创建于1960年,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教育、艺术等8个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
是北京市属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京港大学联盟成员,入选“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扩展资料
师资力量:
北京工业大学有教职工3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80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304人,有博士生导师294人、硕士生导师128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导师占导师总数的81%;
专职两院院士10人,双聘院士9人,欧洲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
学科建设:
学校有学校现有1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
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其中拥有光学工程、材料学、结构工程3个国家重点学科、39个北京市重点学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的理事会成员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第三届理事会
俞敏洪北京工业大学职称转评公示,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第二届理事会成员北京工业大学职称转评公示,第三届理事会理事长。新东方学校创始人北京工业大学职称转评公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全国青联常委,北京大学企业家俱乐部理事长,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执行理事长等。
郭广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工业大学校长, *** 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候补委员,教育部科技委管理学部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等。
王晓文,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之一届董事会副董事长、第二届理事会理事长,北京耿丹教育发展中心董事长。2005年投入20年北京工业大学职称转评公示的积蓄与北京工业大学合作举办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并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公益办学。
蒋毅坚,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北京工业大学激光工程研究院院长,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等。
许智宏,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校长。现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在北京大学任校长期间进行研究生招生考试模式改革,教师聘任制度改革,研究生奖学金制度改革,校务公开改革。
范伯元,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特殊贡献专家。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之一届董事会董事长,第二届理事长副理事长,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党总支书记。曾任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科委主任,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北京工业大学校长。现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等。
冯虹,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工业大学纪委书记,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常务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国家教育行政管理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高级职称评审委员,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评审委员。
*** ,教授,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第二届理事会理事,2007年6月起任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院长。曾任北京市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国家教委专职委员,党组成员, *** 河南省委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 吉林省委副书记,政协吉林省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等职。
吴斌,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中国力学学会第八届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机械工业自动化学会委员。分管北京工业大学本科教学、继续教育和体育工作,联系耿丹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怎么样
本科在读~评价一下北工大,非学霸,平均75多一点,可以说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学生。要问工大到底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以我自身的体验来说,北工大是个神奇的地方。它的神奇之处就是因为他是市属大学,而且很神奇的是,北工大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北京本地生源,北京生源多是其神奇的根本。
首先,这个神奇是个中性词,草根年华也好,四大染缸也罢,也可以说明北工大与其他学校不同之处。对于其他省份的学生来说,北京人的标签就是喜欢吹牛、生存条件优越、懒、不上进这些等等,等等。但是帝都作为国际化都市和首都,其文化底蕴、经济发达程度也确实给了北京人一些其他地方没有的特点。你同宿舍的同学里面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家庭背景,这其实对你来说是一个快速了解社会和开拓视野的好机会。当然,由于北京学生多,走读现象确实严重,如果是外地生源周末可能会感觉学校空荡荡的,不过和你的同学相处以后,你会发现北京人的可爱之处,并不像其他人说的那样如何如何排外、如何如何势利。总之,只要好好相处,相信和其他学校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再说硬件,虽然学校不大,但是基础设施还是很完善的,可以说虽没有北大清华那么高大上,但是也不会让你觉得学习和生活不舒适,而且现在又新建了很多新设施,目前工大的硬件设施的确非常好,毕竟北京亲儿子。食堂好吃又不贵~宴苑(奥运餐厅)的早饭是永恒的经典。单提一嘴空调,北工大真的是有人的地方就会安空调,包括路口的临时保安的简易房。校内羽毛球馆承办过奥运会,什么档次不用说,周二周四下午免费场,平时学生10块一小时,便宜的没话说。具体的乒乓球、咖啡厅、健身房、游泳馆、学生活动中心应有尽有,完全是一个小型的生活圈。
北工大给我的感觉是更大程度的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在这里你可以选择学习、参加社团活动、玩转学生组织、发展个人兴趣、躺在宿舍打游戏,目标并不仅仅局限于拥有一个好成绩。学校80个学生社团、6大校级组织、20多个院的组织、各大教授企业家分享、各种留学计划、丰厚的奖学金这些才是大学生应该有的生活~
说一说身边的学长学姐有学习很刻苦保研的、有喜欢做项目做研究保研到中科院的、有考了托福雅思出国的、也有进 *** 通或阿里这样企业的。也认识大学四年各种浪,喜欢学生组织,有幸也在世界500强的民企核心岗位工作的,算是出路都很不错的。实话说啦,任何一所大学,都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当然也会有很多平庸的学生,在各个行业。上几届出来的很多前辈或多或少都在企业里做管理层,还有自己做自媒体,成行业大V的。我一直觉得,除非是需要专研的专业,其他大多数专业出来的学生最终到社会上还是要重新学习,你的成长多数是在工作中,当然,如果在学生时期就已经积累大量实习经验的更好,这点北工大也做得不错,实习机会很多。我觉得题主可以先考虑下自己以后要做什么~如果你喜欢专研类的,必然是继续深造,如果不想这么枯燥的,可以在学生时间就尝试些不同的事情做做,学校里有很多社团,有不少的社团会和企业打交道,多走出校园,会发现外面的世界真的很大,当然,学业还是之一位,不能放弃。
说了这么多,其实北工大在我心中,就是一个普通人的代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正是大部分人处于的状态。而处于这种环境下,考验的就是人的意志。因此你在北工大可以同时见到每天去自习的学神和成天打游戏翘课的学渣。对于以上两种人,北工大都能提供相应的环境。因此,想活成什么样,取决于自己。
最后,欢迎优秀的你报考北京工业大学~
职称转评最新规定
如下:
一、评审范围
(一)人员范围
我市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等(以下称用人单位),在建设工程专业技术领域从业的在职(聘)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
以下人员不得申报:
1.国家公务员(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
2.退休人员(已办理退休手续或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以评委会办事机构开始收受申报评审材料之日为界);
3.公职人员受到政务处分且在处分影响期间的;
4.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记过以上处分且在受处分期间的。
(二)专业范围
建筑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建筑电气工程、风景园林、建筑装饰工程、岩土工程与测量、建筑工程施工、建筑工程管理、建筑经济、城市燃气工程、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
建材工程:硅酸盐工程、非金属矿及制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
生态环境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生物、环境化学、环境物理、生态环境监测;
水利工程:水文及水资源、水土保持、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水利水电工程施工。
二、申报条件
(一)基本条件
1.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为我市经济建设服务。
2.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热爱本职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二)标准条件
技术员
1.熟悉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
2.具有完成一般技术辅助性工作的实际能力。
助理工程师
1.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
2.具有独立完成一般技术工作的实际能力,能处理本专业范围内一般性技术难题。
3.具有指导技术员工作的能力。
三、评审条件
(一)学历、资历及任职年限条件
技术员
1.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
2.具备大学专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学历,在本专业技术工作岗位见习期满1年。
助理工程师
1.具备硕士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
2.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在本专业技术工作岗位见习期满1年;
3.具备大学专科学历,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或聘任技术员满2年;
4.或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学历,聘任技术员满4年。
5.对在基层农村、艰苦边远地区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15年且业绩突出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学历可放宽至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学历。
事业单位申报人须在岗聘用且兑现相应专业技术岗位工资,事业单位以工资表聘任时间为准,国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以聘任文件或证书时间为准,非公经济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以取得相关资格时间为准。
专业技术人才调整工作岗位后跨系列(专业)申报职称评审的,须在现岗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年以上,按规定转评现岗位同级职称后,方可申报上一级职称评审,同级职称任职时间可连续计算。
申报人须具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相近专业是指理科、工科专业。专业证书和结业证书,不能作为学历依据。相近专业是指理科、工科专业〈参考《教育部关于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20〕2号)〉。所学专业为设计学类(专业为:艺术设计学、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艺术与科技、包装设计)并从事建筑和风景园林专业技术工作的可申报建筑学和风景园林专业助理工程师;所学专业为林学类(专业为:林学、园林、森林保护、经济林)并从事风景园林专业技术工作的可申报风景园林专业助理工程师。
(二)能力与业绩条件
助理工程师评审,需要提供一篇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或聘任技术员期间参与本单位建设工程方面的研究、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等1000字以上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三)继续教育要求
根据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5号),申报人均须完成继续教育规定学时和公需课程要求。每年学习时间不少于90学时(其中:包括能力建设、职业道德、心理健康调试、知识产权和日常安全教育等相关内容的公需科目不少于30学时)。需提交近一年继续教育证明材料。
(四)考核要求
必须参加年度考核和任职期满考核,且任期内考核结果均为合格以上等次。年限须符合相应的规定要求,年度考核确定为基本合格及以下等次的,当年任职年限不做计算,考核合格年限可累计计算。
其他要求
1.高技能人才申报要求:
在生产一线从事建设工程专业技能工作的高技能人才参加评审按照《关于印发〈山西省在工程技术领域实现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实施方案〉的通知》(晋人社厅发〔2019〕55号)执行。
2.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申报要求:
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申报职称评审,按照《关于转发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转发人社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民营企业职称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并人社专字[2020]25号)执行。
3.从机关流转到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要求:
从机关流动到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1年以上的人员,首次申报职称评审可比照同等学历、资历、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直接申报相应层级职称。
四、申报程序
1.坚持个人自主申报、单位民主评议、逐级申报审核原则。严格执行“三公示”制度,即:评审标准条件程序公示、个人申报材料公示、单位鉴定意见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方可推荐。
2.申报材料按照“谁审核、谁签字、谁负责”原则,逐级审核上报。申报人及推荐单位对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负全责,实行“双承诺”制。申报人及所在单位要在评审表中相应栏目内,对申报人材料真实性、合法性做出承诺,并签字确认。
3.申报人提供虚假材料的,一经查实,取消当年申报参评或评审通过资格,相关信息记入诚信档案库,并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记录期限为3年。申报人所在工作单位未依法履行审核职责的,对有关负责人进行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五、评审办法
评审采取专业答辩和能力业绩评判相结合,实行百分量化制,其中,专业答辩实行命题匿名制、现场公开答辩的办法,满分60分;能力与业绩评价满分40分。实行末位淘汰,综合淘汰率不低于20%。
六、材料报送及评审安排
根据国家、省、市疫情防控相关规定,材料报送采取 *** 预约形式。各单位要在规定的时间做好材料报送工作(详见附件),并安排专人统一报送(不受理个人申报)。申报材料采用电子文档与纸质材料相结合报送的方式进行。报送材料时须交验相应原件,审核后退回。
参加上年度评审答辩未通过者,申报参评时须提交符合要求新的能体现专业技术工作能力与业绩的材料。上年度综合评议未通过者,若无较明显的专业工作新业绩,本年度一般不予受理申报。
北京工业大学怎么样
很好,是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
学校创建于1960年。建校初期,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工业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部分学生先后划转学校。20世纪70年代至2005年,北京工商管理专科学校、北京计算机学院、国家建材局管理干部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北京艺术设计职业学院相继并入学校。
扩展资料:
师资力量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3201人,其中,专任教师1916人,包括正高职称393人、副高职称699人,博士生导师346人,硕士生导师1171人,外籍教师88人。
享受 *** 特殊津贴专家45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其中双聘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3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简称“万人计划”)入选者6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入选者1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6人。
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入选者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7人,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教学名师入选者5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北京市教学团队10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是985还是211院校?
北京工业大学是211大学,但不是985大学。
学校简介:
北京工业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位于北京市,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术、教育相结合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 *** 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京港大学联盟成员。
北京工业大学创建于1960年。建校初期,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工业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部分学生先后划转学校。20世纪70年代至2005年,北京工商管理专科学校、北京联合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计算机学院、国家建材局管理干部学院(武汉工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北京艺术设计职业学院相继并入学校。
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校本部和中蓝、管庄、花园村、琉璃井、惠新东街和通州6个校区,占地面积96.0151万平方米;设有二级教学科研机构17个,开设本科专业72个,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8个;有教职工3301人,专任教师2145人;在校生25829人,全日制研究生9366人(博士生1700人、硕士生7666人),普通本科生13572人,在校留学生420人。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3月,学校设有4个学部、24个学院、1个教学部,拥有70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重点学科
截至2021年6月,学校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18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世界一流建设学科:
土木工程(自定)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
光学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
材料学
结构工程
北京市重点学科(交叉学科):
资源、环境及循环经济
纳米科学与技术
信息安全
北京市重点学科(一级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
土木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机械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北京市重点学科(二级学科):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热能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环境工程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凝聚态物理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计算机应用技术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光学
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一级学科):
仪器科学与技术
化学工程与技术
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二级学科):
工程力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机械电子工程
应用数学
电路与系统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信号与信息处理
国际贸易学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数量经济学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市政工程
社会学
道路与铁道工程
高等教育学
学位点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11个类别的专业学位硕士授予权,其中工程硕士包含17个培养领域。
信息学部:
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机电学院:
机械工程、力学
建工学院:
土木工程
环能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
数理学院:
数学、物理学、统计学
材料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经管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
生命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
交通学院:
交通运输工程
激光院:
光学工程
学位评估
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获1个A级学科土木工程、1个A-级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7个B+级学科、4个B级学科、5个B-级学科、3个C+级学科、2个C级学科和2个C-级学科。
师资力量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3201人,其中,专任教师1916人,包括正高职称393人、副高职称699人,博士生导师346人,硕士生导师1171人,外籍教师88人;享受 *** 特殊津贴专家45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其中双聘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3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简称“万人计划”)入选者6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入选者1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6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入选者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7人,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教学名师入选者5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北京市教学团队10个。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北京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7个,北京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3个;拥有教育部特色专业8个、北京市特色专业12个、北京市品牌专业9个、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7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或专业评估9个、教育部“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北京市属高校一流专业2个;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0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0门、北京市精品课程39门。
学校获得2013年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5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2014年度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4项,2015年度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5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土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力学教学实验示范中心
电子信息与电工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工程力学实验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土木工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北工大-XILINX软件工程(嵌入式系统方向)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建筑学专业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Xilinx-北工大嵌入式系统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中软国际-北京工业大学软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国家级精品课程:
材料力学、机械设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水质工程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导论、
编译原理、环境保护概论、材料工程基础综合实验、
大学英语、建筑抗震设计、交通工程导论
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
污水处理新理论与新技术、摄影的实用性与艺术性漫谈、
资源环境与循环经济 、科学究竟是什么、
创新 *** (Triz)理论及应用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环境保护概论、水质工程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导论、
编译原理、大学英语、交通工程导论、
材料工程基础综合实验、建筑抗震设计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机械设计
北京市精品课程:
工程力学、工程图学、机械工程训练、
机械原理、材料力学、机械设计、理论力学
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软件工程实践教学中心
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北京市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北京市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北京市机械工程教学示范中心
北京市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北京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建筑学综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北京高等学校市级制冷空调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建筑学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北京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
大学生校内综合创新实践基地
电子信息类校内创新实践基地
教育部特色专业:
软件工程(嵌入式软件与系统方向)、电子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方向)、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材料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建筑学、信息安全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建筑学、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
信息安全、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教育部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教育部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
教育部污水处理优化运行控制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
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或专业评估的专业: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建筑学、城乡规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
北京市属高校一流专业:
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北京市特色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环境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软件工程
北京市品牌专业:
土木工程、环境工程、自动化
教学成果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7项,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86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9项、二等奖56项)。
教学成果获奖项目(部分)
以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为主导”的材料专业建设与改革
所获荣誉
2021年5月,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党委入选“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拟表彰对象。
2022年2月14日,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2022年4月,北京工业大学冬奥志愿者服务团队被表彰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集体。
2022年4月,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部智能制造190107团支部被评为“北京市五四红旗团支部”。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111计划”引智基地3个、国家级产学研中心1个、国际合作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战略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北京市级科研基地45个、行业重点实验室4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17年3月,“十一五”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科技三大奖26项。2018年,有6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
2017年,学校共申请各类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43项,获批140项,其中面上项目80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0项,重点项目2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联合基金项目1项,应急管理项目1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2项,专项基金项目2项;获批牵头主持2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请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60项,获批60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43项,青年项目16项);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立项22项;新增横向科研项目884项。
2017年,学校获各类科技奖励36项,其中,国家奖2项;省部级奖9项,包括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4项;视同省部级奖励的国家登记社会力量奖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学会/协会奖、行业奖等19项。
2017年,学校以北京工业大学为申请人申请专利1569项,获专利授权1080项,其中发明专利955项,实用新型119项,外观设计6项,登记软件著作权531项;申请国外专利13项,PCT28项,授权国外专利14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底,学校图书馆收藏中外文纸质图书13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杂志1200多种,中国国内外 *** 文献数据库70余个,形成了以工科为主,理、工、管、文等多学科兼有,以纸本资源为基础,纸本、电子、视频等多载体的文献资源体系。图书馆与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等多家单位建立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知、共建和共享的合作关系;加入了OCLC、CALIS和BALIS等馆际合作 *** 。
截至2013年底,学校档案馆馆藏档案20万余卷(件),共有7个全宗。其中,北京工业大学全宗(1960年—) 管理全校党政管理(文书)档案、教学档案、科研档案、基建档案、出版物档案、设备档案、财会档案、实物档案等193366卷(件);北京联合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全宗(1978年—1990年)2240卷;北京外贸学院分院全宗(1979年—1983年)133卷;北京计算机学院全宗(1978年—1993年)4013卷;北京艺术设计学院全宗(1958年—2005年)1372 卷;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全宗(1971年—2000年)687卷;国家建材管理干部学院全宗(1980年—2000年)1182卷。
学术期刊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主要刊登光学工程、机械工程、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环境与能源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应用数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为中文核心期刊(1992年、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2017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17—2018年度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被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英国《科学文摘》、美国《化学文摘》、美国《数学评论》、美国《剑桥科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TRANSPORT数据库、德国《数学评论》、美国《最新数学出版物》和美国EBSCO出版公司等收录。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要刊发社会、经济、政治、高等教育与科学等领域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设有“前沿观察”“当代社会研究”"超大城市治理与建设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治国理政研究”“政治与法律研究”“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等栏目,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2017—2018)来源刊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扩展期刊以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全文收录,是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源刊。
合作交流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已与世界上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40余所院校机构正式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签署了近200份项目合作协议,与校际交流院校建立了不同层次、不同模式的70余个学生交流项目,包括3+1、3+1+1、1+2+1以及2+2等各类长、短期学习项目,多半的交流伙伴院校都集中在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荷兰等国家和地区;2017年有近700名本硕博在校生出国交流学习;国际学生规模突破1000人次,学历生人数近500人,奖学金总额突破2000万;新建国际学生全英文授课项目3个,获批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举办首期Summer School暑期国际课堂。
学校每年派出500余名教师和学者赴境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讲学、访问或开展联合研究;每年邀请近200名外国专家来校访问讲学,聘请长期外籍教师近80人;每年举办约10场国际学术会议。
与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联合组建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