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技五级相当行政几级

1、三级教师相当于行政科员

微信号:ctkjcq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2、二级教师相当于行政副科

3、一级教师相当于行政正科

4、高级教师相当于行政副处

5、正高级教师相当于行政正处

教师职称级别有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行政机关岗位的级别是行政职务,行政职务一般是科员,副科,正科,副处,正处。

扩展资料:

2011年8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扩大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这意味着全国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可以参评与教授级别一样的正高级职称。

2016年4月15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正式启动本市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工作。这次改革打破了实施30年的中学、小学教师职称制度。

将原来相互独立的两个职称系列统一设置为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并在中小学(幼儿园)新设正高级教师职称,将民办教师、编外教师纳入评价范围。此外,外语计算机也将不作为职称申报的必备条件。新政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将惠及全市17万名中小学教师。

职称设置从正高级职称到员级5个等级,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相对应。

以前职称设置:

中学系列主要分为:中学高级、中学中级(一级)、中学初级(二级、三级)

与中专系列对应的:高级讲师、讲师、助教(中学高级教师、中专高级讲师相当于大学副教授级,助教,相当于中学的二级教师。)

小学系列主要分为:小学高级、小学一级、小学二级、小学三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师职称

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工资标准是多少?

教师工资的十三个等级:

一级:6665

二级:5157

三级:4558

四级:3915

五级:3405

六级:3005

七级:2773

八级:2440

九级:2174

十级:2007

十一级:1819

十二级:1797

十三级:1675

相关信息:

2016年4月15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正式启动本市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工作。这次改革打破了实施30年的中学、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将原来相互独立的两个职称系列统一设置为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

并在中小学(幼儿园)新设正高级教师职称,将民办教师、编外教师纳入评价范围。此外,外语计算机也将不作为职称申报的必备条件。新政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将惠及全市17万名中小学教师。

[北京市]职称改革北京市,北京市职称改革办公室

北京中学高级教师哪一年开始评定的?

中华网新闻 国内导航分享

北京中小学教师职称首设正高级

2016-04-16 10:11:18 京华时报

京华时报制图 汪春才

原标题:北京中小学教师职称首设正高级

昨天,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市教委正式启动本市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工作。这次改革打破了实施30年的中学、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将原来相互独立的两个职称系列统一设置为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并在中小学(幼儿园)新设正高级教师职称,将民办教师、编外教师纳入评价范围。此外,外语计算机也将不作为职称申报的必备条件。新政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将惠及全市17万名中小学教师。

亮点1 扩大覆盖面

民办教师首次纳入职称体系

为了统筹中小学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促进中小学教师队伍协调发展,本市这次改革打破了原来的中学、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在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系列评审范围中,包括北京市所属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专门学校、教科研、校外教育等机构中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同时,为促进民办教育机构发展,这次改革打破体制机制壁垒,将民办教师纳入评审范围,为民办中小学教育机构教师开通了职称评价通道。

具体来说,经本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备案,具备中小学办学资质(持有办学许可证)的北京地区民办中小学校,以及北京市所属中小学编外聘用的教师,符合申报条件的,应按照属地原则(学校所在地),按照本市所属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推荐程序,确定高级教师及以下申报人选,推荐并参加所属区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

亮点2 健 *** 称层级

对应事业单位专业岗位等级

本市人社部门介绍,这次改革健全了职称层级,改变了原来中学教师更高等级为副高级、小学教师更高等级为中级的规定,将中小学教师职称等级更高设置到正高级,打通了教师职业发展通道。

改革后,中小学教师职称等级将统一设置为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助师级和员级,对应的职称名称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和三级教师,分别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相对应。

对于这次本市决定新设立的正高级中小学教师,今年将评出68人。

 亮点3 改革申报条件

业绩突出破格申报高级教师

在各界关注的申报条件方面,本市这次改革从教书育人、课程教学、教育教学研究、影响力、学历经历等5个方面合理设置各级别的申报要求。对于业绩突出的优秀教师,破除了论资排辈等陈旧观念,可直接破格申报高级教师。

同时,根据本市中小学教师岗位特点,也调整了职称申报条件要求。从今年起,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再作为本市中小学教师申报职称的必备条件。新的申报条件,注重教育教学的工作实绩,坚持育人为本、师德为先,体现了中小学教师自身特点和成长规律。

亮点4 完善评聘程序

上一页1/2下一页

使用头条App阅读体验更佳

热点新闻

华为英国发言人回应“英国禁用决定”

2020-07-15 06:27:12

为什么心疼斯里兰卡?中国网友的回答令人泪目

2019-04-25 08:57:03

伊朗:我们想出口多少石油就出口多少,美国管不着

2019-04-25 08:56:32

请问教师的职称分哪几种?

职称设置从正高级职称到员级5个等级,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相对应。

2016年4月15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正式启动本市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工作。

这次改革打破了实施30年的中学、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将原来相互独立的两个职称系列统一设置为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并在中小学(幼儿园)新设正高级教师职称,将民办教师、编外教师纳入评价范围。此外,外语计算机也将不作为职称申报的必备条件。

扩展资料

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坚持以 *** 理论和“ ***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按照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总体要求,

建立与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相衔接,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制度,充分调动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为中小学聘用教师提供基础和依据,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和人才支持。

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遵循中小学教师成长规律和职业特点,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地位,促进中小学教师全面发展;

2、坚持统一制度,分类管理,建立统一的制度体系,体现中学和小学的不同特点;

3、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切实维护中小学教师的合法权益;

4、坚持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激励中小学教师提高教书育人水平;

5、坚持与中小学教师岗位聘用制度相配套,积极稳妥、协同推进,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小学教师职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师职称

关于《北京市深化经济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本办法出台的目的是什么?

研究制定本办法职称改革北京市,是落实国家及本市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职称改革北京市的精神职称改革北京市,释放经济专业人员创新创业活力,推动“两区”以及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促进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职称改革北京市的重要举措。

关于《北京市深化经济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本办法适用的人员范围有哪些?

本办法适用于在本市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的从事经济相关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