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很多人去读双非研究生?
作为一名双非院校研究生导师双非研究生评职称难吗北京,我认为选择报考或调剂来双非院校读研有以下三大优势: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1.师资力量优中选优。由于招生名额相对较少,在我们双非院校评选硕导要求高,如果不是博士学位加副教授以上职称很难当硕导,而且每年考核,要求有稳定合作企业作为研究生培养基地。重视立德树人,如果带一届效果不好,下一届很难再招研究生,老师们自然竭尽所能地指导学生。
2.研究室宽敞设备充足。很多考上双一流的研究生,在研究室里很拥挤,别说独立卡座双非研究生评职称难吗北京了,能蜷缩在实验台一角已经很好了,甚至有些只能在图书馆和宿舍自习,因为博士生工作空间都很小,硕士研究生自然难有位置。而双非院校,研究生是个宝,比如我的研究室有188平米,有设备区,会议区,还有四组12个卡座,宽敞明亮,目前坐了9个研究生,学术交流方便,氛围好双非研究生评职称难吗北京!
3.毕业生发展机会好。双非院校研究生虽然底子薄,考上研究生都是非常刻苦的,而且智商也相当高,是优秀人才。从我校机械研究生毕业就业情况看,大部分到沿海地区就业,起始月薪在8K~15K大有人在,特别是数字化制造、机器人、机器视觉、智能测控、智能焊接等研究方向,有很好的就业竞争力。也有一些研究生留在本地工作,成为大型企业的技术骨干。
不要歧视双非学校的硕士,教育部允许学校设立硕士点,说明学校的该专业水平已经很高了,尽管双非学校的招生分数不如名牌大学,但并不代表学校的专业水平就比名牌大学低。这种现象应该改变了。
双非毕竟还是占多数,985/211一共才112所学校,再加上 *** 青海石河子招生人数并不多,所以大部分研究生还是来自于普通院校,普通院校才是研究生的主力军,名校的只是精锐部队,但毕竟是少数人
研究生还是看个人能力,好学校的研究生并不一定比双非研究生能力强!
只要有招的就有报的
能设立研究生学位点的学校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有好学校自然也有普通学校
每个学校侧重点不同
有些双非院校一些专业还是很厉害的!
首先,从学校角度出发, 很多以某个传统优势学科见长的专业型大学,并非是原985工程和211工程大学,这个在双一流评估中已经有所体现 。在双一流评选中,有包括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在内的代表各自学科领域最顶尖水平的25所大学,成功入选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同时,当中有不少学校的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数量在评级和数量上,都要好过很多211工程大学双非研究生评职称难吗北京;要知道,有几所211工程大学的一流学科其实并没有达到评选标准,而是凭借211大学的身份,获得了自定的名额。除此之外,类似首都医科大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东北 财经 大学、深圳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 “三非”(非985、非211、非双一流)大学,本身的综合实力和部分学科水平都非常强 ,有意向的同学可以从这些学校的学科评估结果中挑选好的专业。所以, 这些学校的研究生客观上都是值得报考的 。
其次,从个人角度出发。 很多同学的本科一开始并不是太好,无论是个人能力还是学校环境,都不具备去竞争这些名牌大学条件。但是对双非研究生评职称难吗北京他们来说,同样又有考研、读博的诉求和愿望 。我们不去讨论和计算所谓的学位含金量和性价比,毕竟有很多单位、企业在 *** 的时候,要求的就是硕士学历或者博士学历,所以读研自然成了在求职时的硬条件和强需求。因此,还是 会有很多人选择读研作为学历的补充 。
我是强烈不建议读双非研究生的,实话说,从我身边的例子来看,双非研究生就业形势不怎么好,很难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强烈建议在读研的时候至少选择个211大学。我这样说肯定会有人喷我,我只是想说个事实。
首先双非研究生找工作的情况,如果你想在体面的工作,非常困难,尤其是在一线北上广深这种大城市找个体面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这些城市比较好的工作大部分都是985高校毕业的学生,很多人才都是往大城市挤,双非院校毕业的基本没啥机会。但如果是那些比较低端的工作,是有机会,另当别论。
其次,双非研究生后面想读博,几乎没啥机会。现在大部分211和985重点大学的博士,都是实行申请考核制度,双非研究生基本没机会,也很难找到导师要你。
所以我建议,如果是考研没考好,强烈建议复读下,更低考个211重点大学,对你以后发展会好很多。
为什么有很多人去读双非研究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分析:
1、考研现状因素
这几年考研的人数在逐年逐步的增加,2021年的研究生考试已经举行,全国报考人数总共有377万,相比去年也有了一个增长。结合2020年研究生的招生总数为110多万,今年好多学校虽然也有一个扩招计划,但是也不会有太多的变化,所以说整个录取比例是在1:3.1左右。
在我国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学校总共有大几百所,而双一流高校也只有110多所,那双一流高校在其中占的也是比较低的,类比而言,双一流高校所能招收的研究生总数中也是占了一个较低的比例。虽然招生人数有所扩大,也是不会有太大的增长,所以 绝大部分成功上岸考生都分步在双非高校中 。
2、学校因素
①在众多的双非高校里面,也并非没有一些好的学校,甚至有一些特色专业,都是存在某些双非学校中,甚至比一些双一流的学校做得更好,经过多年积淀,也有自己的学术资源、就业渠道,也有独特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培养计划,也是可以选择的。
②在一些双非学校里面,研究生竞争没有这么大,学校教育资源的配备的可能更加充分,也更有更多的机会帮助自己提升。
3、考生因素
①有些考生发挥的不太好,双非高校提供了一个再次选择的机会,有好多是可以调剂过来的。
②对有一些想考研,但是基础不太好,考上名校的希望不大,他们考取这些双非的学校可能竞争力会小一些,也更能满足一下自己的提升计划,双非学校是更好的选择。
③还有一些在职的都想有一个进修的机会,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的更加充分,双非高校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共赢机会。
总的来说,现在考研是一种大趋势,也是一种现状。很多人考研都是为了在提升自己的同时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但是不管是考入双一流高校还是双非高校,更重要的还是靠自己。在学校提供的平台差异之外,提升自己的能力才是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为老师说读双非研究生出来待遇和其他学校读出来待遇都是按研究生待遇一样的,所以还是值得去读的。
如果你是学通信的,你是去 *** 大学还是去南邮。另外师范里首师很强,即便它是双非,也是很热门,每年很多人报考。这个还是看专业的,就业并不是只看你有个211的名头,还看专业,另外有些双非(南邮、南方 科技 、首都师范、深圳大学)是比某些偏远211强的。
请教 ,关于研究生评职称的问题。
毕业硕士研究生初定中级职称须“工作满一年、累计工作满三年” 也就是如果已经工作几年后考双非研究生评职称难吗北京了研究生,毕业再工作一年就可以评,如果没有工作过双非研究生评职称难吗北京的应届生必须工作满三年可以评,满足学历\年限\资格\论文等具体职称条件就可以将材料复印件提交到人事局,参加一年一次的职称评定,由专家投票一般三分之二的专家赞成职称评定就通过了
北京市中级职称评审难度如何?通过率高不高?有经验的来说说说啊
北京市中级职称评审难度很高的,要考试的,还要答辩。
在北京地区工作,与单位确立了人事、劳动关系的专业技术人员,符合下列条件:
申报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根据本人所在部门和从事工作的不同,申报人需分别具备以下条件,在生产、技术管理部门工作的申报人员应基本掌握现代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的 *** 。
有独立解决比较复杂的技术问题的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一定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取得有实用价值的技术成果和技术经济效益;能够指导助理工程师的工作和学习。
在研究、设计部门工作的申报人员应有独立承担较复杂项目的研究、设计工作能力,能解决本专业范围内比较复杂的技术问题;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
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一定从事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工作的实践经验,能吸收、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在提高研究、设计水平和经济效益方面取得一定成绩;能够指导助理工程师的工作和学习。
扩展资料:
对学历和资历的要求:
1、博士研究生毕业。
2、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所申报专业工作满2年。
3、本科毕业后,从事所申报专业工作满5年。
4、专科毕业后,从事所申报专业工作满7年。
5、专科及以上学历毕业后,取得助师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满4年。
6、1982年底前取得中专学历,并从事所申报专业工作满15年。
7、中专毕业后,从事农业技术及农田水利、水利建筑施工、农村能源、水产、林业等工程技术工作满15年。
取得外语专业专科及以上学历,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取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含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科学教育、软件工程、计算机器件及设备、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 *** 。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人民网评:“干什么评什么”当为职称评审新常态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