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保研去向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保研去向有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院校。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由原机械部所属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原电子部所属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职称,是一所以工为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职称,工、管、理、经、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职称的高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至1937年。
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职称,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12门,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12套。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1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5个。
师资力量较为雄厚:
现有专任教师1068人,其中69.48%具有博士学位,59.92%具有高级职称。
学校拥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1人,北京学者3人,青年北京学者1人,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1个,“北京市战略科技人才团队”3个;北京市优秀人才青年拔尖团队和市属高校创新团队15个。
以上内容参考: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官网——学校简介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什么大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高校,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有小营、健翔桥、清河、金台路、酒仙桥5个校区,占地500亩,校舍建筑面积33.17万平方米。学校总用地规模1183.6亩的新校区已于2015年正式开工建设。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设立。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原隶属机械部,其前身是1986年成立的北京机械工业管理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37年设立的北平市立高级商业职业学校和1946年设立的国立北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原隶属电子部,其前身是1978年成立的北京大学第二分校。70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各类人才,校友遍布于世界各地、成就于各行各业。学校正式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国家、首都及行业发展需求,特别是抢抓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和京津冀一体化等重大机遇,积极调整学科专业布局,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内部管理体制等各项改革,努力寻找与信息时代、 *** 社会、高端制造等发展趋势的契合点,各项办学指标大幅提升,整体实力显著增强,社会贡献力有效提升。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机电工程学院、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计算机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政治理论教育学院、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国际交流学院、体育部、继续教育学院、计算中心和机电实习中心等17个学院(部、中心)。面向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生,面向西部5个省(自治区)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面向内地新疆高中班和内地 *** 高中班招收本科生,已在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进入一本招生。现有在校生15478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154人,普通本科生10556人,成人教育本专科生3768人。
学校拥有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834人,其中41%具有博士学位,正高级职称124人、副高级职称294人,各类硕士生导师333人、博士生导师22人。其中,双聘院士3人,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2人,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3人,获得市属高校学科首席专家岗位1个,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北京学者”2名、北京市属高校长城学者4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名。现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北京市优秀教师9人、全国优秀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8个、北京市教学名师8人、北京市属市管高校创新团队24个、创新人才15人,青年拔尖人才26人,北京市人才强教深化计划骨干教师107人。
学校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现有36个本科专业,覆盖工、管、理、经、文等5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自动化、通信工程、 *** 工程3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 1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校外人才培养基地3个。2014年,学校作为独立完成单位首次获得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以本科生为主的足球机器人water队在中型机器人足球世界杯赛中四次荣获冠军,为国家争得荣誉;学生“捷能车队”在全国大学Honda汽车节能比赛中连续四年蝉联冠军。近年来,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毕业研究生一次就业率达到100%。
学校学科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现有一级学科硕士点1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3个;现有工程硕士和工商管理硕士2个专业学位授权种类,7个专业学位授权领域。其中,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9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级重点实验室5个,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机械工业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学校具有开展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工作资格,并获批“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产学研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项目,成为拥有北京高校产学研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的市属高校之一。
学校科技工作发展态势良好。现有省、部级研究机构16个,形成了以重点实验室为龙头、科研机构为骨干、课题组为基础,科技创新平台为支撑的科研工作体系。2007-2009年,学校连续3年作为之一完成单位获得4项国家级科技奖励;2011-2014年,学校获得行业、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31项,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9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7项,获各类专利授权140项,发表学术论文4041篇,进入三大检索1122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600篇,被CSSCI收录88篇;学校科研总经费持续保持较大幅度增长;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课题等高水平国家级项目数量稳步增长。学校获批成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首批股权激励试点单位,获批建设北京市大学科技园,获批中关村科学城第二批建设项目“北京高端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学校参与的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正式被认定为2014年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建设的“北京世界城市循环经济体系(产业)协同创新中心”被列为市教委“2011计划”培育项目;学校联合清华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成立的“先进光电子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015年正式揭牌;学校是国防军工定点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单位,具有完备的国防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资质。学校先后成立国防科技研究院和智慧城市研究院,致力于强化国防科技及信息技术领域的科研特色。学校参股的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创业板上市,学校也因此成为首家校办企业上市的市属高校。学校注重产学研一体化,在高端软件、传感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一大批成果实现了产业化并开始大规模盈利。例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 搜索引擎已成为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产品;“气流式惯性传感器及压电传感器系列产品”已列装多项国防、军工重点工程,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血流变测试仪器系列产品”打破了国外产品垄断中国市场的局面,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70%以上,等等。
学校持续推进国际化办学。现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40余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开展了科研合作、互访讲学、管理人员培训、英语教师和双语教师学习进修,本科生双学位项目以及联合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合作项目。学校聘请6位国外大学校长担任学校学术委员会荣誉委员,聘请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教授等16位世界知名学者担任荣誉教授。学校设有国际交流学院,积极扩大来华留学生教育规模,提升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现有在校留学生180人。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以其奋发图强的发展历程,诠释着自己光荣的传统和独特的骄傲。在信息时代和 *** 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学校将秉持“勤以为学、信以立身”的校训,肩负崭新的历史使命,抢抓空前的发展机遇,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大步迈进!
望采纳 谢谢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怎么样?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不错,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专业设置:现有43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北京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3个,3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师资力量:现有专任教师1036人,其中68.4%具有博士学位,62.3%具有高级职称;学校拥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青年“国家人才项目”1人。
学科实力:已形成以工为主,工、管、理、经、文、法6个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当前按照“学科群”专项、“信息+”专项和常规项目三个类别大力推进学科建设,突出强特色、深内涵、促融合,努力构筑高水平学科体系。现有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
历史沿革: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由原机械部所属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原电子部所属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管、理、经、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高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至1937年。
在长达84年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扎根中国大地,融入国家机械工业、计算机事业的起步发展,为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形成了鲜明的信息特色、行业特色、军工特色。
“勤以为学 信以立身”的校训精神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学校现有5个校区,另有占地1200余亩的新校区正全面加速推进建设,一期工程竣工在即,2021年实现一期搬迁。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一、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邮编是多少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邮编为100192,该校地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河小营东路12号,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管、理、经、文、法6个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高校。
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简介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由原机械部所属的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原电子部所属的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办学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是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信息学科较为齐全的高校,在长达80余年的办学历史中,形成了鲜明的信息特色、行业特色、军工特色。
学校现有5个校区,坐落于海淀区和朝阳区;占地1183亩的昌平新校区2018年全面开工,2020年基本建成。
学校秉持“勤以为学、信以立身”的校训精神,紧密围绕国家、首都及行业发展需求,顺应信息时代发展态势,积极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整体实力显著增强,社会贡献力有效提升。
党建和思政工作成效显著。全面加强党对学校各项工作的领导,以“五个环境建设”为统领,持续优化顶层设计,不断推进内部治理体系改革。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提升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连续多年获评“首都精神文明单位”,并获北京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校提名奖。
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与国际化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0916人、研究生1430人、留学生159人。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北京市属高校首批“一流专业“1个,3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5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1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5个。获得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入选首批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连续六年承办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六年位居市属高校前三。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强、起薪高,受到用人单位广泛好评。
师资力量较为雄厚。现有专任教师935人,其中61.12%具有博士学位,53.26%具有高级职称;双聘院士11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全国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个;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4人,北京学者3人,长城学者6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1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8个,北京市教学名师14人,北京市属市管高校创新团队27个、创新人才15人,青年拔尖人才45人,北京市人才强教深化计划骨干教师107人;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4人,北京市属高校人才强教计划特聘教授4人、讲座教授3人。 *** 博士生导师30人,硕士生导师345人。
学科实力不断增强。已形成以工为主,工、管、理、经、文、法6个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现有一级学科硕士点1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3个,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种类、8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拥有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重点建设学科9个,北京高精尖学科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1个,其中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6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高校工程中心1个。按照“学科群”专项、“信息+”专项和常规项目三个类别大力推进学科建设,力争2020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科技创新优势突出。持续加强科学研究,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国防军工等领域取得突出成绩。2007至2009年,连续以之一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2017年,再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项。科研总经费连续10年较大幅度增长,在高端软件、传感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一批成果实现产业化,校办科技产业资产总额超过9亿元。参股的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北京市属高校中首家上市企业。2018年,发明专利授权数96项,近两年新增省部级奖项10项。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务处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有几个校区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招生办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有哪些专业 附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有什么专业 附招生专业目录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几本 是一本还是二本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211吗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录取结果查询什么时候出来,附查询时间网址入口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历及暑假放假时间安排,什么时候放暑假和开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差吗
一般。
1、北京市的名校太多,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算不上很厉害的高校
北京市拥有数量最多的211、985大学,而北京科技大学并不是211、985大学,也没有入
选首批双一流高校或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有些成绩很好的考生看来,只有211、985
大学才是名牌大学,所以就看不起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2、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没有特别有优势的学科
根据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只有5个学科被评为C类,其中仪器与科
学技术是C+学科,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是C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
技术是C-学科。学科评估结果是考生判断大学实力好坏的主要参考标准之一,所以北京信
息科技大学在很多人看来不是实力很强的大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怎么样?
我认为,如果把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和北京的985、211大学作比较,以上两个观点是有
一些道理的。但和我国大多数的普通高校比较,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已经是实力很不错的高
校了。
根据软科2021年中国大学排行榜,该校排名第204名,名次是很高的。该校成立于1937
年,是办学历史很悠久的大学。作为北京市重点建设的大学,学校发挥学科及专业优势,
为我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发展有巨大的贡献。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现开设43个本科专业,其中有11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7
个专业入选市级一流本科专业。
国家级:软件工程、通信工程、财务管理、车辆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
市级:机械电子工程、信息安全、 *** 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等;该校师资强大,国际化办学水平也很高。学校目前有专任教师1068人,其中69.48%为博
士学位,59.92%拥有高级职称。建校八十余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已和国外一百多所高
校建立了合作关系,还被认定为“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培养的毕业生遍布世界
各地。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