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更受欢迎的十大教授
经济学院刘怡教授北京大学职称晋升名单公布,历史学系彭小瑜教授北京大学职称晋升名单公布,数学科学学院李若教授,人民医院王建六教授,社会学系孙飞宇教授,基础医学学院初明教授,物理学院北京大学职称晋升名单公布的穆良柱教授等。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教授简介:
教授,是一种高等教育体系中的职称。多指在大学或社区学院中执教的资深教师与研究员,但教授与研究员是有区别的。教授有教课的任务,而研究员则没有。
教授为大学教师职称的更高级别。中文的教授两字则源于“传教授业”的字义,是中国古代就使用的学官名称,在中国汉代、唐代的大学中都设此职位。这个词语与英文没有关联。日语中则与中文同用“教授”来称呼大学中的老师。
根据教育部和人事部联合发布的相关规定,把高校教师的岗位分为13个等级。教授岗位分一至七级。其中正教授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教授岗位包括五至七级北京大学职称晋升名单公布;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
1、现下“教授”都是聘任制的。
2、“特聘教授”,顾名思议,是特殊(特别)聘任的教授,本身是教授。
3、“客座教授”,是“客情”聘请的学者,不定期来作报告或搞讲座。本人可能不是教授,而是名人、官员、企业家、发明者,等等。
4、“ *** 教授”,校际间、学校与社会间,互相聘请讲课的教授。本身是教授,实际讲课或搞科研、带研究生。
5、“荣誉教授”,是对知名的老教授、有成就的老领导,授予的荣誉称号。
6、一般教授,是大学聘任的正高级职称,既上课,又搞科研、带研究生,也是学术带头人。
7、“叫兽”同音词,一般用来戏称爱装什么都懂的人。
北京大学教授全部名单
1、廖维
战略管理体系实践专家 管理学硕士北京大学职称晋升名单公布,专著北京大学职称晋升名单公布:《先学半个华为》 深圳市慧为方略管理咨询首席管理顾问 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大等多所高校总裁班特聘讲师 江苏省、吉林省省委组织部科技企业培训专家库成员 曾任华为公司管理变革专家北京大学职称晋升名单公布,现任多家上市企业管理顾问
2、吕延杰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北京大学职称晋升名单公布,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北京大学职称晋升名单公布,中国联通独立董事
3、曹凤岐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并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学
4、章政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兼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系主任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留日经济学博士、日本东京大学经济学部客座研究员等,作为优秀中国留学人员代表曾受到日本总理大臣竹下登首相、
5、关海庭
北京大学 *** 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6、宋敏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金融系主任
7、陈志武
华人著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终身金融学教授,香港大学经济学讲席教授
8、孙祁祥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兼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兼任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常务理事、中国保险学会理事
韦东奕职称为助理教授,北大的晋升机制是怎样的?
北京大学是非常规范的“tenure-track”规章制度,正常情况下正专家教授和国家级别优秀人才遮阳帽才可以进到终生教职员。″韦神″终身教授便是评终身教授前的一个技术职称。实际上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并并没有终身教授,仅有助课,老师,副教授职称,专家教授北京大学职称晋升名单公布!终身教授是出任高校初任专家教授的级别,比高级教师高一级,比副教授职称低一级!并且终身教授的聘用最主要的情况便是你务必具备博士研究生,之后终身教授也会更新为副教授职称!
一般高校 *** 博士研究生,无论是先做博士研究生或是立即当老师,全是直接进入非升即走路轨,如果你评上副教授职称,在配额范畴内你也就可以转长聘北京大学职称晋升名单公布了。那样进去的博士研究生都是有机遇,市场竞争也更猛烈,看上去不合格率就很高。而北京大学等高等院校,在常任轨以前还有一个真真正正的意义上的短聘,通常是博士研究生职位。也就是是说,假如你仅仅去做清华的博士研究生,那就是不会有非升即走的,反而是压根并没有升的机遇,出站务必走(除非是忽然拥有突出成绩)。仅有先变成“终身教授”,才算进入北京大学职称晋升名单公布了常任轨,才可以一步一步从终身教授到副教授职称,再到专家教授。
一旦进到常任轨了,不合格率就并不是很高了,一般来说,意味着着已经有一个职位预埋让你了,你只需做到标准就可以了。韦神现阶段便是终身教授,下一步只要实现标准,就能变成清华的终身教授,坚信以韦神的才能,这一不是问题,韦神自身可能也没操劳过这一事。
北京大学等一众985高等院校,学习培训西方国家高等院校,技术职称依照“终身教授—副教授职称(终生教职员)—专家教授”走。别的诸多高等院校,专业技术人员岗的老师,技术职称则是依照“老师—副教授职称—专家教授”走。一方面,他在并没有博士研究生的前提条件下,就获得这一岗位,表明了其不错的研究工作能力,这和他在全球期刊发表的毕业论文,及其得到的科学研究奖赏紧密联系。另一方面,倘若他已经拥有博士研究生,再添加他目前的博士研究生成效,在一些高等院校“破格录用”被晋升为“副教授职称”(乃至“专家教授”),也不是没很有可能。
现任北京大学校长及简历?
周其凤
我国著名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校长。男,汉族,1947年10月8日(农历)出生,湖南浏阳龙伏镇尚埠村人, *** 党员,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07月至2008年11月,任吉林大学校长(副部长级);2008年11月开始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副部长级)。
中文名: 周其凤
国籍: 中国
出生日期: 1947年10月
毕业院校: 美国麻省大学
重要事件: 2008年11月14日就任北大校长
目录
简历
社会 ***
研究方向
获奖情况
学术成果
原任吉林大学校长时的工作分工
展开
编辑本段简历
履历
男,1947年10月 (农历) 生,汉族, *** 党员,湖南省浏阳市人。1965年入北京大学化学系,1970年留校工作;1981年9月于美国麻省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83年2月于美国麻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83年5月起在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任教,1990年被聘为教授。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2001年6月至2004年7月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司司长。2004年7月由国务院任命为吉林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同时继续担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主任、高分子科学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务。 周其凤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是高分子合成、液晶高分子、高分子的结构与性质等。在液晶高分子方面,周其凤创造性地提出了"Mesogen-Jacketed Liquid Polymer" (甲壳型液晶高分子) 的科学概念并从化学合成和物理性质等角度给出了明确的证明。此外,还对液晶高分子的取代基效应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得到了有重要科学意义的成果;更先发现通过共聚合或提高分子量可使亚稳态液晶分子转变为热力学稳定液晶高分子两个原理;并发现了迄今认为是最早人工合成的热致液晶高分子等。
学习
1962年,入浏阳市之一中学学习,
[周其凤 图1]
周其凤 图1
1965年,入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
1978年,考取北京大学化学系高分子化学专业研究生,
1980年01月,由国家公派到美国马萨诸塞大学(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学习,
1981年09月,获硕士学位,
1983年02月,获博士学位,
职称
1986年,被北京大学聘为副教授,
1990年,被北京大学聘为教授。
1999年,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任职
1970年留校任教。
1983同年5月回北京大学任教。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主任、高分子科学研究所所长、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学副教务长。
2001年06月至2004年07月,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主任、司长;并先后兼任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211工程” 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 、“教育部财政部985工程”办公室主任等职。
2004年07月至2008年11月,任吉林大学校长(副部长级),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
2008年11月,任北京大学校长。
编辑本段社会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周其凤 图3]
周其凤 图3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秘书长。
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常委,
教育部化学和化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人事部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委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教授以及吉林大学双聘院士。
编辑本段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高
[周其凤 图3]
周其凤 图3
分子合成及液晶高分子领域的研究。周其凤提出了“甲壳型液晶高分子”的概念并从化学合成和物理性质等角度给出了证明。甲壳型液晶高分子是一类新型高分子材料,其分子量和分子结构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活性自由基聚合等 *** 得到控制,而可以调节的分子链刚性﹑独特的相态结构和性质以及宽大的稳定液晶相温度区间等构成了其性质特点。周其凤的其它贡献包括对液晶高分子取代基效应的研究,关于通过共聚合或提高分子量可以使亚稳态液晶高分子转变为热力学稳定的液晶高分子等科学原理的发现,以及发现了人工合成的最早的热致性液晶高分子等。
已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余篇 ;学术论著:《液晶高分子》(周其凤、王新久,科学出版社,1994年);《高分子化学》(周其凤、胡汉杰,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年);《Liquid Crystalline Polymers》(Xin-Jiu Wang,Qi-Feng Zhou, World Scientific, Singapore, 2004);《Contemporary topics in advanced polym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周其凤、程正迪,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耐高温聚合物及复合材料》(周其凤、范星河、谢晓峰,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年);申请发明专利多个;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 计划 )项目多项。
编辑本段获奖情况
1986年获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
1988年获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基础研究王葆仁奖,
1988年获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
1991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2年获中国青年科学家提名奖,
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 *** 津贴,
1997年获国家教委、人事部“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
[周其凤 图4]
周其凤 图4
199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1999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001年获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化学创新论文奖,
2001年获北京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
在6月20日召开的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上,荣获第二届 “中国化学会-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学贡献奖”。
2010“中国更具魅力校长”称号
编辑本段学术成果
周其凤主要从事高分子合成及液晶高分子领域的研究。提出了“甲壳型液晶高分子”的概念并从化学合成和物理性质等角度给出了证明。甲壳型液晶高分子是一类新型高分子材料,其分子量和分子结构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活性自由基聚合等 *** 得到控制,而可以调节的分子链刚性﹑独特的相态结构和性质以及宽大的稳定液晶相温度区间等构成了其性质特点。他的其它贡献包括对液晶高分子取代基效应的研究,关于通过共聚合或提高分子量可以使亚稳态液晶高分子转变为热力学稳定的液晶高分子等科学原理的发现,以及发现了人工合成的最早的热致性液晶高分子等。他发表论文160篇,据SCI统计,其论文被引用486次。
周其凤教授曾经获得1986年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1988年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基础研究王葆仁奖,1988年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1991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中国青年科学家提名奖,1997年国家教委、人事部“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199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2001年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化学创新论文奖,2001年获北京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等。
编辑本段原任吉林大学校长时的工作分工
全面负责行政工作,学科建设,财务,兼任研究生院院长。
分管部门:学科建设办公室(含“211”工程办公室和“985”工程办公室)、研究生院(含学位办公室、研究生培养处、研究生管理处、研究生综合处)。
[周其凤 图6]
周其凤 图6
联系单位:行政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地球科学学院、基础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病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前列腺疾病防治中心、东北亚地学教学与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名单
院校专业:
北京大学医学部(简称 “北医”)地处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是中国 *** 创办的之一所西医院校,是国家“211工程”首批建设的高等学校之一,具有百年历史,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学科覆盖医学门类中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护理学、医学技术、中西医结合以及理学、工学、教育学、哲学、文学等门类的部分学科。教学贯穿了本科、研究生及继续教育全过程。现有8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学科点,77个二级学科点),9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点,81个二级学科点),9个博士后流动站。,设有 5个学院: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医学人文学院。6家直属附属医院、4家共建附属医院和15家教学医院,承担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实习任务,并向社会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共有在校学生 959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947人、硕士研究生2663人、本科生3985人,留学生404人; *** 教育学生12828人。博士后在站人数444人,累计进站1337人。,拥有大批国际、国内知名的医学教育、科研、临床方面的专家,其中具有高级职称 2835人,两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6人,“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8人,博士生导师63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2人。,拥有 3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2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5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个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国家医学中心,61个省部级设置的实验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研究(室、中心)。,对外交流活动丰富,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研讨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与 100多所海外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有40余所为北医战略合作伙伴。与10余所协议学校建立了MD-PhD项目,设立了31个学生交流活动项目和10余项国际交流奖学金项目,搭建起国际医学教育资源共享的平台。在国际科研合作方面,医学部与多个国际合作伙伴建立了转化医学与临床研究国际联合研究平台,该平台被科技部认定为“转化医学与临床研究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牵头成立“中国-东盟高校医学联盟”,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医学院校和医疗卫生机构在医学教育、医学研究和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全方位交流与合作。2000年与北京大学合校后,医学部充分利用北京大学综合学科优势,加强交叉融合助力学科发展,推动医学教育改革与科学研究,努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启动并不断探索临床医学、药学与预防医学学生长学制的培养模式,大力推进医学学科与理科、工科、人文社会学科的交叉,学科实力显著提升,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近年来,在教育强国战略、健康中国战略、科技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在“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的支持下,北大医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将北大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北大医学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实施创新驱动,突破学科壁垒;整合学科资源,形成学科优势;搭建交叉平台,共建共享共管;对接国家需求,促进成果转化。积极推进医学部与校本部深度融合,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学科资源按需分配,招生工作资源整合,前沿学科交叉合作,创新平台合作建设,临床基础密切结合,新体制中心共建共享,空间资源统筹布局,管理干部交流 *** ,对外宣传统筹协调。,今天的北大医学正在飞速发展,这所由中国 *** 于 1912年创立的之一所医学院校,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秉承“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热忱服务的献身精神”的校风,以更坚实有力的步伐,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再创辉煌。未来的北大医学将努力成为国家医学发展教育和改革的旗帜、国际医学卓越人才培养和精英人才集聚的高点、国际医学科技创新和技术发明平台、重大疾病防控、诊疗及临床研究中心、国家新药创新研发和转化基地、国家卫生政策和健康管理的智库、国际医学合作和交流中心。
其他信息:
北京大学医学部(简称“北医”)地处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是中国 *** 创办的之一所西医院校,是国家“211工程”首批建设的高等学校之一,具有百年历史,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学科覆盖医学门类中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护理学、医学技术、中西医结合以及理学、工学、教育学、哲学、文学等门类的部分学科。教学贯穿了本科、研究生及继续教育全过程。现有8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学科点,77个二级学科点),9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点,81个二级学科点),9个博士后流动站。
北京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是谁
北大现任校长周其凤
【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北京大学校长】
男,汉族,1947年10月8日(农历)出生,湖南浏阳人, *** 党员,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07月至2008年11月,任吉林大学校长(副部长级),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职称晋升名单公布;2008年11月开始担任北京大学校长。
【简历】
学习
1965年,入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
1978年,考取北京大学化学系高分子化学专业研究生,
1980年01月,由国家公派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缩写:MIT)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学习,
1981年09月,获硕士学位,
1983年02月,获博士学位,
职称
1986年,被北京大学聘为副教授,
1990年,被北京大学聘为教授。
1999年,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任职
1970年留校任教。
1983同年5月回北京大学任教。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主任、高分子科学研究所所长、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学副教务长。
2001年06月至2004年07月,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主任、司长北京大学职称晋升名单公布;并先后兼任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211工程” 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 、“教育部财政部985工程”办公室主任等职。
2004年07月至2008年11月,任吉林大学校长(副部长级),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
2008年11月,任北京大学校长。
【社会 ***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秘书长。
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常委,
教育部化学和化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人事部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委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教授以及吉林大学双聘院士。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