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月面生物实验完成:人工智能有哪些“首次”?
据最新消息,我国发射的嫦娥四号完成了人类在月面进行的首次生物实验。回传照片显示,棉花种子已经长出了嫩芽,未来有望成为月球上的之一片绿叶。实际上,嫦娥四号也是首次登陆月球背面的人类航天器。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首次”总是令人印象深刻。近些年来,人工智能迅速崛起,技术发展与商业应用不断取得新成果,更是迎来了许多值得留念的“首次”事件。接下来,中国智能制造网带您一起回顾近几年里人工智能的那些“首次”:
人工智能首次战胜人类棋手
2015年,AlphaGo对决欧洲冠军樊麾,干脆利落5比0,这是人工智能首次战胜职业棋手。此后,AlphaGo的不同版本还相继战胜了国际顶尖职业围棋选手李世石、柯洁等人,展现出惊人实力。
人工智能首次写入 *** 工作报告
2017年3月,新发布的 *** 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培育壮大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新兴产业。由此,“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了全国 *** 工作报告。在业界看来,这意味着人工智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人工智能首次“高考”
2017年6月,“准星数学高考机器人”AI-Maths迎来了属于它的文科数学“高考”,这是人工智能向人类发起的最新一场挑战。“高考机器人”单独在一个关闭外部 *** 的房间内,断开题库+断开网线+无人干涉,由公证人员监考,输入本届高考数学试卷来“读题”,通过内部服务器的计算,显示输出答案。科大讯飞研究院院长胡国平表示,据他所知,这是人工智能之一次在断网断库的情况下完成自动解题。
人工智能首次设计出工业菌株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吴边团队通过智能计算技术,创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生物催化反应类型,并在世界上首次通过计算指导完成工业级菌株的构建。2018年5月,该项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自然·化学生物学》。
人工智能首次纳入北京香山论坛议题
2018年10月,第八届北京香山论坛的分组会议首次将“人工智能”纳入讨论范围,分别设置了“当前军事领域人工智能发展”“人工智能与新一轮军事革命”等议题。论坛秘书处办公室主任、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研究员赵小卓表示,北京香山论坛设置人工智能这一议题主要的背景是,最近这几年人工智能发展很快,不仅仅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而且在军事上也得到了发展。
人工智能画作首次拍卖
2018年10月,之一幅登上拍卖场的人工智能画作《埃德蒙·贝拉米肖像》在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成功拍卖,连同佣金43.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00万元)的价格远远高于此前的预估价。在这场为期3天的拍卖会里,同场拍卖的还有20多幅毕加索的画作,没有一幅比《埃德蒙·贝拉米肖像》拍出的价格高。
人工智能更高成就奖首次评出
2018年11月,“吴文俊人工智能更高成就奖在北京揭晓,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汝钤因其在知识工程和基于知识的软件工程方面作出系统、创造性工作,以及在大知识领域作出的开创性贡献,而成为首位“吴文俊人工智能更高成就奖”获得者。
人工智能电视标准首次发布
2018年12月,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正式发布《人工智能电视认证技术规范》,首次对人工智能电视做出准确定义和明确技术规范。根据规定,获得人工智能电视认证的基础指标有“语音识别、模糊检索、智能推荐”等六项,此外还包含“基本语音识别功能和性能、智能化和多轮次语义理解、图像识别、智能家居互联、典型应用场景支持、系统便携性和稳定性”等六大类23项指标的扩展评价内容。
人工智能首次助力地震应急
2019年1月,据四川省地震局消息,此次珙县5.3级地震应急工作中,该局自主研发的智能地震编目处理系统首次服务地震应急工作,,为快速掌握余震活动信息和震后趋势研判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据悉,该系统通过设置大量地震事件模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线实时扫描连续地震波形,自动识别、处理地震事件,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多省份打破评定壁垒 新职业职称评审助推新产业和人才发展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任涛林看来,开展工业互联网职称评审,贴合人才成长需求,有利于推动新产业发展。
“新职业职称评审,不仅是取得了一个职称,更多的是获得了各种政策支持和参与各类培训的机会,能够更好地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施展拳脚’。” 任涛林说。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创新,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四新”经济蓬勃兴起。不过,新兴职业没有纳入职称评价体系,从业人员普遍面临申报无门的窘境。2016年实施的《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探索在新兴职业领域增设职称系列,给广大新兴领域人才打开了职称的大门。
近年来,中国多个省份打破职称评定壁垒,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快递工程、技术经纪等领域推出一批职称。例如,吉林省在新职业(新业态)职称评审中,增设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 *** 营销等12个新专业;北京市推出科学传播专业职称;上海市推出快递工程技术职称;山东推出物联网工程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技术职称等……
山东龙立电子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高端电连接器的研发与生产。去年,包括企业创始人高文彬在内的8名专业技术人员,获评智能制造工程师职称。
“新职业的职称设置针对性很强,为长期在一线钻研的专业技术人员拓宽了职称晋升通道。”高文彬说,开展这类职称评审有利于为企业培育和集聚一批智能制造领域高端人才。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人才理论与技术研究室主任孙锐说,设置新职业职称,拓展了大量新兴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发展通道。
记者注意到,在职称评定的规则制定上,各地坚持“破四唯”与“立新标”相结合,让职称评定贴近产业、贴近实践。
获评快递工程高级工程师职称的滕州申通快递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赵文宏告诉记者,她本以为自己不符合传统评职称所需要的学历、论文等硬条件,一度不敢报名;但申报后发现,职称评审更注重“实绩”导向,让能力、业绩“说了算”。
“在新产业职称评审中,打破唯学历、唯论文,结合人才成长规律和对行业的贡献,分行业制定评价标准。”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周春艳说,山东还积极邀请新兴产业各方参与,在以业内专家为主制定职称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大力支持企业以及行业协会学会参与标准制定。
四川省在推出中国首批工程技术系列网信专业职称后,同样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增加项目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等评价指标,将技术报告、课题研究报告、课题验收报告、标准规程制定、获奖情况、应用决策等纳入代表性成果,体现重业绩、重实践、重社会评价的特点。
为避免职称评审从初级到高级“一步步爬台阶”,多地还建立职称评审“直通车”,明确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可直接申报高级职称。
山东等省份还支持新产业中的高级职称人才申报产业领军人才等各类人才工程,鼓励参加青年国际人才培养计划或者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培养计划,给予财政资助,为新产业人才就业创业提供全方位保障。
去年,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工程师朱有欣获评碳纤维复合材料工程的高级工程师,申报科研项目不用再使用工程技术的职称证书,申报过程更加顺畅。
“我和同事都很高兴,拥有自己从事行业的职称证书,在申请与碳纤维相关的科研项目上,更有说服力了。”朱有欣说。
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萧鸣政说,在创新创业浪潮中,及时设置和评选新职称,必将激发人才集聚发展的源源动力。同时应建立职称动态调整机制,让新兴专业人才得到科学的评价、引导和激励,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保障。
厉害了!这35所高校首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
教育部不久前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根据通知,全国共有35所高校获首批人工智能新专业建设资格。
人工智能学制四年属工科
近年来,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的融合及计算能力的提升使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动人类社会从信息化时代走向智能化时代。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或即将促进制造业、服务业、金融、教育、传媒、法律、医疗、家居、农业、汽车、环境等行业的升级重构。
35所首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的高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湖南工程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长春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北大学、中原工学院、重庆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