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职称由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颁发的跟北京市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颁发的有什么区别?
承认是基本没问题的,主要是看谁组织的。要是是老师或者学院什么的就基本没问题,要是个体户什么的就多衡量衡量。大学的时候我们也拿过,是学校里老师自己组织的,考试很容易,拿证也很方便。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但是。。。这种简单的证书往往不是含金量高的,有些用人单位在意,但是大多数的根本不在乎,因为重量级的相关证书往往是“。。。学历,。。。年相关工作经验,。。。资格”之后才能考得,比如工程师啊,景观设计师啊之类的。打个简单的比方,你的这个证书约等于计算机初级证书,比起计算机二级还是有不小差距的,实际意义不是很大(比喻不一定合适啊,意思差不多就是了,呵呵)
不过还是有一点啊,300块也不是很多,有备无患嘛,不是很拮据或者很没兴趣的话,可以多为自己拿一个证书,有至少比没有好吧。不是有句台词叫做,这个社会就要全面嘛,呵呵
北京市职称和全国职称区别
北京市职称和全国职称区别是级别不同。
北京市职称只是北京所颁发的,属于省级别,全国职称是国家颁发的,属于国家级别。
专业技术资格又称为职称,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
中级,正高,副高不同职称级别待遇差多少
1、职称与工资待遇直接挂钩
职称级别对应不同高级职称差异大吗北京的岗位级别,职称岗位级别共分12级,其中,12、11级为初级;10级~8级为中级;7级~5级为副高级;4级~1级为正高级。
2、不同职称级别的工资待遇会有差别,而即使是同一职称级别,但岗位级别不同,工资待遇也不同。
以省直为例,正高的4级可能会挣到5000元~6000元,3级大约为7000元左右,2级就可能达到8000多元。而副高的工资大约在3000元~4000元,中级职称的工资一般在3000元以下。
3、但同一职称,不同地区因经济水平有差别,工资水平也跟着浮动。
比如,同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城市比,吉林的工资水平要低得多。“只要单位接收,具有相应职称的人员在全国范围内是可以横向流动的,而且可以享受当地的工资待遇水平。”
4、除高级职称差异大吗北京了与工资的挂钩,职称的级别越高,在国家一些资助培养项目的取得上就更有优势。
比如,国家常有一些人才项目,取得这些项目的项目带头人和项目负责人,都要在职称上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行。
另外,这种“优待”也体现在一些公派留学和高层次人才的继续教育上。在人才的人才的选拔方面,对职称也有要求,比如省级人才荣誉,如省级拔尖人才、省级专家,职称都得在副高以上。国家的一些荣誉,如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特殊计划人才,基本上要达到正高级职称。
1、 职称评审
共分29大系列上百个专业
“职称评审工作的重要作用之一,是激励专业技术人员在岗位上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各行业的专业技术水平有所提高。另一方面,通过不同层级的职称评审,各单位在选人用人方面也有了参考。”这位工作人员说。
据介绍,目前我国职称从评定方式来分,可以分三类。一类是考试类的,第二类是考评结合的,第三类就是评审类的。
目前,列入评审类的职称共分29个大的系列。
包括卫生系列、不同领域的工程系列、教师系列、艺术系列和档案系列等等。每个系列下设很多专业,比如档案系列包括经济档案、行政档案等等,“所有的专业加在一起,有上百个。”
2、晋升时间
本科学历初级到正高约需15年
一位专业技术人员,从初级职称到正高级职称,大约需要多少年的时间?
“不同的学历,不同专业,每晋升一级要求间隔的时间是不同的。”这位工作人员介绍。一般情况下,本科学历从初级到中级,需要5年,中级到副高,需要5年,副高到正高,需要5年。“如果每晋升一级都顺利过关的话,从初级到高级,大约需要15年的时间。”
不过,也有破格评审的特例。除了间隔时间上的要求,职称评审,需要职称外语、职称计算机都达到规定的条件,这些都是“硬件”。如果有一个“硬件”达不到,就要有突出的成就和表现,才可以破格。当然,更厉害的,可以从中级直接晋升为高级,这属于跨台阶评审。“这样的特例在全省也是极少的。”这位工作人员表示。
3、淘汰率
正高级职称评审淘汰率超40%
每年我省通过职称评审的人数是多少高级职称差异大吗北京?
“没有总量的控制,但从这两年评审的情况来看,通过职称评审(中级到正高级职称)的人数,在1.7万到2万人左右。通过人数约占参评人数的60%左右。”
而每一个级别的职称,各评审委员会也都会把握一定的通过率。
一般,正高级职称通过率在60%以内,副高级和中级的通过率在70%以内。如果倒过来表述,那就是正高级职称的淘汰率要在40%以上,副高级和中级的淘汰率在30%以上。
从目前每年我省晋升各级别职称人数上看,正高级职称人数约占15%~20%,副高级职称的约有30%~40%,其余的为中级职称。
“这样规定并不是限制专业技术人员的发展,而是要宏观调控专业技术人员结构比例,不能把职称评多了,评"毛"了,要使职称工作梯队式的发展。
而具有不同职称的人数是一个动态的数字。“因为职称评完之后,有流转的情况,如调出本省,也有自然的消耗,如退休和去世。”据估算,我省目前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人数约有9000余人。
高级教师和一级教师相对比,究竟都有哪些差异呢?
很多的人们都比较迷惑一级教师和高级教师的差异是什么?下面小编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
一、体现在工资上
一级职称教师工资为2007元,那么高级职称教师工资就是2773元,差额是767元。同时,工资水平也作了相应的调整。一级职称工资起点为9级,高级职称工资起点为16级。这样一算,又差出大约是300元。与此同时,绩效工资、地方津贴甚至农村教师补贴都会随之增加。
也许有些人会认为高级职称和一级职称也就差了1000元左右,但这1000元占总数的四分之一的薪水,主要还是教师的工资基数太低了,所以1000元的差异,极大地影响教师的生活水平,所以许多老师一辈子都在努力评上高级职称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
二、高级教师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一般在我们这,都会把副高以上职称的作为高级人才的一个类型然后加以统计,中级职称的教师就算不上人才了。而且搞课题研究,高级教师属于项目负责人,中级只是项目参与者。像是高级教师的课题起步也是市厅级,省部级也不稀罕。中级的搞到县级就很不错啦!
三、高级教师的年龄普遍高于一级教师
高级教师的工资每月比一级教师高1000元以上。即使两名教师具有相同的教育背景和工作年龄,高级教师和中级教师的月收入差距也超过1000元。不仅是岗位工资的差异,还包括单位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的差异,是绩效工资乃至取暖费等其他补贴的等级差。在过去,高级职称比中级职称的教师在分房方面享受更大面积。在工作量和绩效相似的情况下,每月1000元以上的差距让很多教师非常不满意,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
高级教师的年龄普遍高于一级教师,但高级教师的工作量却低于一级教师。相对而言,高级教师的工作量比一流教师要少,但是他们的收入要高得多,这也是教师有意见的原因之一。他们认为,高级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能力强的优势,多在一线教学,而不是所有的领导岗位或助教后勤岗位,浪费人才。
大家觉着这两者更大的差异表现在哪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正副高职称的区别大吗?需要什么样的资格?
一、正副高职称的区别大,区别在于:
正高和副高指职称的级别,各级别又有不同的种类,如高校教师系列正高是教授,副高是副教授,工程系列正高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或成绩优异高级工程师,副高就是高级工程师了。"副高”职称主要包括:高级工程师、高级政工师、高级经济师、高级会计师、高级统计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副审编、高级讲师、高级农艺师、副研究馆员、主任记者、二级律师及公证员等。"正高”职称主要包括:教授级高工、研究员、主任医师、教授、研究馆员、编审、高级记者、高级编辑、一级律师及公证员等。
二、需要的资格条件分别为:
1、高级(副高级)
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且取得工程师职称满五年,在市级以上技术期刊发表一篇以上论文或取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等奖项一项以上。
2、正高级(教授、研究员级)
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且取得高级工程师(副高)职称满五年,在市级以上技术期刊发表三篇以上论文或市级以上科技进步等奖项三项以上。
上海北京重庆天津四个地方的高级职称那个含金量更高
上海北京重庆天津四个地方的高级职称上海含金量更高。因为相比于北京,重庆和天津,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在经济发展方面,北京,重庆和天津都没有上海发展的好。在上海能够评上高级职称,基本上都是行业内的翘楚,也是行业内的领军人物,应该说,在某一方面是非常的资深的,有了这样的高级职称,意味着你在行业内的话语权是非常的高的,有了这样的职称之后,基本上都会受到非常高的效益。所以上海北京重庆天津四个地方的高级职称上海含金量更高。
评论已关闭!